搜寻

“天涯与共 大话东游”创意对话活动在瓦莱塔举办

2021年10月21日 - 星期四

10月19日晚,几段精彩纷呈的中国短视频暖场,一曲古琴曲《平沙落雁》定场,马耳他国家艺术委员会执行主席阿尔伯特·马歇尔(Albert Marshall)、瓦莱塔皇家露天剧场经理克里斯托弗·穆斯卡特(Christopher Muscat)、瓦莱塔市政委员会成员维斯·法布里(Vince Fabri)与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杨晓龙在瓦莱塔皇家露天剧场绿厅进行了一场题为“天涯与共 大话东游”的跨文化创意对话活动。

 

杨晓龙主持整场活动,开宗明义指出,中秋节月圆人圆,有思乡思亲、家庭团圆、祈盼丰收等多重寓意。近年来,文化中心以“天涯共此时——中秋节”为节庆品牌举办相关文化活动,中秋节、月饼以及相关主题演出也为马耳他人所熟悉和喜爱。和春节比较,中秋更有宁静之美和文人气息,今天活动邀请马耳他“文人”望月驰怀,探寻和体验“中秋节”的文人雅趣,文人雅士辅以正声雅乐,藉以营造和体验中国文化的精神意蕴,促进跨文化对话与合作。

杨晓龙主任主持活动并介绍现场嘉宾

 

 

法布里是词曲兼擅的创作歌手,他从文化多样性角度分析了中马两国文化交流、互动对丰富彼此文化,增进人民友谊和理解的重要意义。他说,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之处在于通过交流找到彼此的独特性,作为最有力的媒介,艺术将不同国家、民族和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是文化对话的意义所在。谈兴大发的他即兴用马耳他传统曲调演唱了英文版的苏轼名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让观众真切感受到不同文化融合带来的新鲜滋味。

 

法布里即兴演唱英文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作为马耳他知名的作曲家和指挥家,穆斯卡特谈起与月亮有关的音乐作品,从十八世纪文献到贝多芬的《小夜曲》,从音乐对歌剧的借鉴到浪漫的交响乐和钢琴曲,从西方的古典音乐到现当代音乐,他侃侃而谈,如数家珍,特别提及华人音乐家谭盾的早期音乐作品《八幅水彩画的回忆》中的《秋月》,其渊博音乐知识和超强曲目库令人叫绝。

 

穆斯卡特现场介绍与月亮有关的音乐作品

 

马歇尔是马耳他文化界泰斗,文学特别是诗歌创作方面极具建树。2018年的广西之旅让他诗兴大发,短时间内写就六首“不是小诗的小诗”并以《六盏中国灯笼》为名结集出版。他的“广西之旅”记忆犹新,对广西美景赞不绝口,对苗族情有独钟,特别用马耳他语深情朗诵了其创作的诗歌《老君山的回声》,将观众思绪带到那遥远、美丽、迷人的东方国度。他分享了四个创作精髓,现场朗诵了自己的一首吟咏月亮的诗歌以及若干国际文学作品中有关月亮的描写片段。

马歇尔用马耳他语深情朗诵诗歌《老君山的回声》

 

  文人雅客吟秋月,妙音诗韵两相和。文化对话穿插了精选约取的艺术活动,更显文人雅趣和艺术韵味。定场古琴曲由旅居马耳他的广陵琴派传人王伟强演奏;文化中心工作人员林瑶(Louisa Buhagiar)及其男友杰克·库塔亚(Jake Cutajar)合作演唱了中文歌曲《但愿人长久》和英文歌曲《Talking to the Moon》(字面义“向月亮倾诉”,网友称其为英文版“静夜思”);马耳他歌唱家安吉拉·维拉·扎布(Angela Vella Zarb)和钢琴演奏家保罗·阿贝拉(Paul Abela)合作演唱了《佛蒙特的月光》(Moonlight in Vermont)和《那只是个纸月亮》(It’s Just a Paper Moon)

旅居马耳他的广陵琴派传人王伟强演奏《平沙落雁》

 

林瑶、杰克合作演唱中文歌曲《但愿人长久》

安吉拉和保罗合作演唱《佛蒙特的月光》

 

此次创意对话活动,由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与马耳他国家艺术委员会、瓦莱塔皇家露天剧场、瓦莱塔文化局、瓦莱塔市政厅合作举办。活动首次采用“现场+线上”混合模式,打破时空限制,实现现场活动、Zoom会议、脸书直播等同步进行,是文化中心立足当地资源的自主创新活动,让马耳他观众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中秋节”的文化底蕴,通过本地化方式扩展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当地的亲和力、参与度和影响力,同时,新技术的尝试以及与当地文化机构机制化合作的延续,也为文化中心未来工作拓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人民网、新华社第一时间对活动进行报道,现场高清视频将向马耳他有关电视台提供。
       视频回放链接:https://fb.watch/8LMOHCuZPE/ 
       (正片请从28分处观看)

对话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