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端午·韵启江南”浙江非遗展演精彩亮相马耳他



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主任袁媛在致辞中表示,文化与艺术不仅是促进沟通与理解的世界语言,更是传递共同价值、追求幸福与和谐的重要平台。她指出,本次展演是中国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与祖里耶克市政府及西部大区委员会合作的重要成果,也是中马人民友谊的生动体现。她希望此次展演成为双方持续合作的良好开端,为未来更多文化交流活动奠定基础。
整场演出由一曲琵琶独奏《龙舟》拉开帷幕,铿锵有力的音符瞬间将观众带入热烈奔放的端午龙舟竞渡氛围。随后上演的《水袖舞》借助吴越水乡意象,以柔美飘逸的袖舞展现江南之韵,赢得阵阵掌声。


由国家级武术冠军林晨雪带来的《龙泉剑舞》将武术之力与舞蹈之美巧妙融合,展现千年锻剑之乡的刚柔并济之道。随后,琵琶与箫合奏《采茶舞曲》、传统民间舞蹈《寿龟奉茶》、平阳木偶与戏曲结合的《白蛇传》片段等节目轮番登场,将浙江非遗中“茶”、“戏”、“舞”、“偶”等元素娓娓道来。
值得一提的是,马耳他汉达中学“琵琶音乐俱乐部”的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登台演奏《粽子歌》,为文化交流注入青春活力。
随后登场的节目《敢问路在何方》则以现代视角演绎传统文化,灵感来源于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及由浙江团队创作的游戏《黑神话:悟空》。悠扬激昂的旋律唤起现场观众共鸣,也展现了当代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元素的精彩碰撞。
最后,全体演职人员合奏马耳他家喻户晓的传统音乐《节日》,在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中,为整场演出画下圆满句号。来自中国浙江的艺术家们用精湛的表演和鲜活的非遗作品,带领马耳他观众走进一个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江南文化世界”。
观众玛丽亚·博格表示,“我的两个孩子全程跟着《粽子歌》的节奏拍手!《水袖舞》的演员像水波一样流动,让我想起马耳他的传统舞蹈‘Il-Maltija’,虽然风格不同,但都传递着对土地和生活的热爱。这样的活动让我们意识到,文化差异不是隔阂,而是发现彼此之美的契机。”选修艺术的学生卢卡·维拉则感慨道:“《敢问路在何方》将游戏音乐与古典名著结合,给了我创作启发——或许我们可以用马耳他骑士团传说为蓝本,尝试用电子乐混搭中世纪民谣!”
西部大区委员会文化主管邓肯·卡努阿那观看演出后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跨越时空的对话媒介。现场演出中有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表演形式,比如平阳木偶戏《白蛇传》——通过木偶演绎神话,与马耳他传统戏剧有异曲同工之妙。希望有机会邀请更多的中国艺术家在马耳他巡回展演,让传统艺术焕发现代活力。
